works
歷年案例
2024.06
11
【環保金爐21.8尺】 澎湖馬公天后宮
「澎湖天后宮」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,為「闔澎」三大公廟之首,創建於1592-1604年間,1983年12月28日內政部登入為國定古蹟。
1664年(永曆18年)遭荷蘭東印度公司燒毀,1690年前重建。
1684年台灣入清後,史料紀載7次修建紀錄...
1885年(光緒11年)清法戰爭,遭兵燹之災,翌年重啟修建。
1895年(光緒21年)乙未戰爭澎湖之役爆發,宮牆傾毀。
1919年(大正八年)臺廈郊諸紳見天后宮殘破,向時任媽宮街長上瀧宇太郎申請鳩資修建獲得同意,並從福建延攬大批匠師,整修過程中挖掘出土臺澎第一古碑「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」,此碑一出確定大明萬曆卅二年(1604年)即已立廟,奠定澎湖天后宮為台澎第一古廟的歷史地位。
大正年間的修建影響天后宮深遠,除了增建後殿「清風閣」,後成當地文人聚會之所之外,當時修建的格局與建築樣貌,更沿用至今。
澎湖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供俸於正殿中間,二媽、三媽分祀左右,千里眼、順風耳等神明也一起奉在神龕中。
廟外環保金爐(高21.8尺/內徑5.1尺),於民國107年12月安裝,壁堵由青斗石浮雕製作而成,角柱與桌面皆使用紅寶石,垂脊的部分與一般的龍鳳不同這裡選擇用仙人走獸做裝飾收尾,不搶走天后宮的風采,整體低調奢華兼顧環保,紅色的金爐與廟宇本身的紅互相呼應,與這座歷史悠久的天后宮完美融合。
推薦產品:
傳說提供多款金爐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